欢迎进入
康富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网站首页
走进康富
公司简介
荣誉资质
公司文化
企业宣传片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业界新闻
产品展示
海洋生物
恐龙世界
漫游三维上册
漫游三维下册
三维拼扳
特色包装
三D动漫发声点读笔
汽车座椅坐垫
懒人椅
康富保健鞋垫
特色项目
三维图片
销售网络
销售网络
合作加盟
合作加盟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业界新闻
解密亚运会闭幕式“动漫大餐”
2016/10/21 16:37:54 浏览次数:616
卡通化的“小蛮腰”在8块巨大的LED帆屏中,面对戴着墨镜的月亮顽皮地一扭——这是在广州亚运会闭幕式上让观众童心大发的一幕,连广州市市长万庆良看后都忍不住发出赞叹:“这个好!”
事实上,在近三年密集的中国盛事舞台上,这是中国本土的原创动画作为独立要素的第一次亮相。从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演示片,到上海世博中国馆里的《历程》影片、生动的《清明上河图》,再到广州亚运的闭幕式动画视频,中国动漫产业在舞台上从配角到主角,一步步悄然借力展现成长步伐。
原创动画首秀盛事舞台
在闭幕式总导演陈维亚的脑海里,闭幕式有别于开幕式《启程》突出的浪漫与诗意,想要的是欢快的氛围,主题是“请把你的歌留下来”。作为舞台上重要“主角”之一的8块帆屏上放什么,曾经让人煞费思量。直到今年8月20日,经过一番周折后,这个任务才最终确定落在了北京完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此时,距离11月27日的最终“交货”时间,只剩不到100天。
接到任务的完美动力创意总监毛海涛说,获得创意的过程多少有点偶然——前期策划中,他们做了三个版本,“一个是传统的大气恢宏的,类似开幕式上的那种;一个是现代耍‘酷’的,类似后来仁川展示的8分钟视频,而最后的一个,则是做一个完整的动画,用孩子的视角来看,完全展示童趣。”
结果,导演陈维亚看了前两个方案都没有说话,看完第三个后眼睛一亮:“就是这个了!从儿童的视角出发,用一种最无瑕的眼光看世界,可以大胆尝试儿童画风格,不管是粉笔、水粉画还是蜡笔画,我支持你们!”
于是,人们看到,在富士山前,樱花伞在花瓣中打开,漫天旋转;蒙古草原上,肥牛会跳舞,左摇右摆;黎巴嫩的地中海上,太阳公公憨笑着,和一群大鸟跳起迪斯科……这场由亚洲国家歌舞组成的交响音乐会上,视频让人们看后产生了这样的感受:一群五六岁的孩子为亚运健儿和亚洲人民准备的一次心灵回归之旅,为的是让世人换个角度去思考。画面上每一道笔触和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童趣和稚拙。
“在大型活动的闭幕式上,用CG动画作为主角完整呈现,这是第一次。”负责管理制作的总裁巨浪说。在此之前,完美动力承揽的是北京奥运会的宣传片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的《历程》影片中的特效场景。
“动漫产业经过几年发展,就像做汽车,我们从只能生产零件,到现在有了装配车的完整生产线,可以弄指定车型了。”制片经理刘伟笑说。
几多“作坊”折戟沙场
作为一个动漫企业的完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于2004年,最初只是今日的总裁李甫和董事长房海山两个人成立的工作室。而正是从这一年起,中国的动漫产业市场的收入从117亿元人民币,达到2005年跨越式的600亿元。
不过,在这些收入中,很大一部分为外商支付的加工费。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量中小企业以及工作室都在为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动画企业进行代工生产,产品完成以后又重新返回中国市场销售,中国不仅成为世界工厂,而且成为世界市场。加工在中国,销售在中国,主要利益却在国外,形成了低端在内、高端在外,加工、销售两头在内,原创、集成在外的格局。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许多企业据此调整了发展战略和计划,因此很多人把这一年称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元年——从这一年起,动漫教育和人才培养、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动漫国际交流等都驶入“快车道”。
如果从2006年开始算起,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至今将近走完了自己的第一个5年。
5年,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和我们一起开始做的企业,能撑到现在的并且发展越来越好的不多。我们常说,这几年做动漫的,一边如秋风扫落叶,一边如雨后春笋。死得快,涌进来也快。”刘伟说。
“作坊式、外包式,太多了,不断地在竞争中被淘汰掉。”巨浪说,这是中国本土动漫企业普遍存在的形式。“作坊式的,几个人全负责,从创意到设计到制作到开拓市场,全部一个人或几个人弄,这样有什么竞争力接项目?”据悉,做一个CG动画的流程非常复杂,需要团队合作,包括前期的创意、原画;中期的建模、灯效、材质、动画、渲染;后期的合成、调色等,每项工序都需要一个独立部门,要完成一部动画电影,涉及约200~400人。
“还有一种外包式,这种企业把主要的成本和精力都放在市场开发上,只管接项目。接到后就像一个包工头层层外包,没有固定的制作团队,也没有自己的管理,最终无法控制成品的质量,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巨浪眼里,这两种企业模式都不符合动漫产业发展的趋势。
一手抓培训 一手促原创
在摸索企业自身发展模式的同时,中国本土动漫企业在起步之初就发现了拦在路上的两大羁绊——既缺人才又缺创意。
房海山和李甫创业之初想扩大规模时,就发现“找不到人”。“人才奇缺,动漫企业的起步资金量不足,招成熟人才的成本太高;但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中发现根本没法用上他们在大学里的课程和我们企业实际应用之间有很大的鸿沟,每个人招进来之后我们都必须先做培训,不然无法胜任。”根据估算,在未来5~10年的动漫产业发展中,每年有1000亿元的巨大市场空间,国内动漫人才的缺口高达100万以上。
和传统产业不同,作为新兴产业的动漫在中国本土的基础非常薄弱。从20世纪中期开始,动漫产业在美国、日本和韩国陆续开始进入黄金时期,但是在中国却一直未能引起重视。尽管我国也早早就有《大闹天宫》,但是动画却只被作为一种艺术为人们欣赏,而并未从产业的角度加以规模发展。在动漫产业在各国经营得如火如荼时,中国却被远远抛在了后面。
起步迟,促使中国的动漫产业发展面临的是一种体制性的制约。“西方国家高等院校的艺术类设计专业也不是和企业的要求之间毫无脱轨,但是这种脱轨的程度比我们要小得多。”李甫说,中国最早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可以上溯到1999年。“北京电影学院开设了动画系,之后是北京广播学院等,这算是中国最早的动漫人才专门培养。你想想,比欧美国家要落后多少年,中国院校本身对这种课程的教育发展也在摸索之中。”
“既然招了人来我们就要培训,市场缺口又这么大,干脆把培训作为一个业务来做。”从2004年至今,完美动力自办的培训教育每年的招生数都在5000人左右,“目前全国大概有30%的动漫从业人员是由我们培训出来的。”巨浪说。
距与好莱坞叫板有多远?
除了人才,创意的缺乏也是中国动漫产业成长之痛。“经过发展,我们在技术上已经飞速发展,我们的技术现在已经可以和好莱坞专业团队媲美,但是我们最缺的就是创意。什么时候,我们能自己制作出一部被国际院线认可的90分钟动画电影来?”巨浪说,中国动漫产业目前最缺的是像《阿凡达》这样的创意,像卡梅隆这样的“艺术总监”。
但是既然中国动漫产业已经走上了快车道,这个距离也许比我们想象中要更快一点。“中国的动漫业直接面对信息网络时代,像一张白纸一样,可以在上面直接画下自己的体系和未来。虽然,目前欧美日的动漫产业是相对发达,但就理念和观念而言我们已经超越了他们对于传统动漫的认识。”天津神界漫画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维东认为,近年来由于拒绝文化艺术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欧洲漫画业已趋于困境;而传统的动漫大国日本,由于坚持黑白色调和二维表现,其动漫语言也陷入了停滞。“现在的关键是,国内的领军企业需要一种责任和担当,率先进入产业实践,把行业唤醒,进行快速复制,中国动漫在5年后超过欧美日几乎是一个必然。”
“现在是拉开距离的时候了,产业中已经出现了具有一定‘品相’的领头羊”。在巨浪眼里,也许并不用等太久——第一步,是等待中国本土会推出一部真正“牛”的、属于原创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叫响的动画电影,也许正是郑钧的《摇滚藏獒》。“这才是中国动漫产业真正成长起来的标志。”
上一条
下一条
皖公网安备 34010302001185号